低代碼平臺究竟有什么用,使用低代碼開發平臺難度大嗎?

  新聞資訊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4-27 10:31 閱讀量:

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,低代碼平臺逐漸嶄露頭角,成為眾多企業與開發者關注的焦點,但面對這一新興技術,人們心中常存疑惑:低代碼平臺究竟有什么用,使用它進行開發,難度大嗎?


低代碼作用


一、低代碼平臺的多元用途

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: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著諸多挑戰,其中快速開發適配業務的應用程序便是一大難題,低代碼平臺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。它能加速業務流程自動化,企業的采購審批、員工請假、銷售訂單處理等流程,以往需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,現在借助低代碼平臺,業務人員或非專業開發人員通過簡單的拖拽與配置,就能將這些流程數字化。以某制造企業為例,利用低代碼平臺優化原材料采購審批流程,從申請提交到最終下單,整個流程實現數字化,審批速度大幅提升,人為錯誤顯著減少,流程狀態還能實時跟蹤。


同時,低代碼平臺可快速響應市場變化。市場環境瞬息萬變,企業需及時推出新產品或服務。電商企業在面對新促銷活動模式或配送規則時,通過低代碼平臺能迅速開發出相應的訂單管理系統和促銷活動頁面,開發周期從數月甚至數年縮短至數周甚至數天,助力企業在激烈競爭中搶占先機。


此外,隨著企業發展,內部往往存在多個軟件系統,如 ERP、CRM、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,數據交互和集成難題亟待解決。低代碼平臺可充當中間橋梁,創建接口實現不同系統間數據的提取、轉換與加載,打破信息孤島,提升企業整體協同工作能力。


賦能不同角色: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,低代碼平臺是掌控數字化戰略的得力助手。它降低了軟件開發成本,無需雇傭大量專業開發人員長時間編碼,人力成本得以顯著節省。而且,項目開發周期縮短,管理者能更快看到數字化轉型成果,及時調整戰略方向。例如,管理者計劃開展一個提升客戶滿意度的數字化項目,使用低代碼平臺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開發并上線,便于快速評估效果、優化項目。同時,低代碼平臺的可視化操作特性,讓管理者能更好地理解項目開發過程與邏輯,利于項目管理。


業務人員通常最了解業務需求,卻缺乏編程技能,低代碼平臺賦予他們自主構建應用程序的能力,市場部門業務人員可自行創建跟蹤營銷活動效果的應用,輸入活動預算、參與人數、潛在客戶轉化率等數據,借助平臺內置分析功能生成直觀報表,不再依賴 IT 部門,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時,增強了在企業數字化進程中的參與感。


二、低代碼開發難度剖析

降低技術門檻低代碼開發以可視化配置與少量代碼結合為核心,開發人員、業務人員或產品經理通過可視化界面與預構建模塊,無需或僅需少量編寫代碼,就能通過拖拽組件、配置參數快速搭建應用程序。以常見的低代碼平臺為例,其前端可視化編輯器提供大量預定義UI組件,用戶拖入組件并完成屬性配置,即可快速開發前端頁面;數據模型構建支持直觀設計數據表結構,內置多種字段類型,輕松建立表間關系;工作流設計器針對企業審批流程等需求,用戶簡單配置審批節點與數據流轉路徑,就能構建高效業務流程。即使沒有深厚編程背景的人員,經過一定學習與實踐,也能掌握低代碼開發的基本操作,快速搭建出滿足簡單業務需求的應用程序。


新的挑戰與應對:盡管低代碼平臺降低了技術門檻,但在實際使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戰。對于復雜業務邏輯和高度定制化的場景,低代碼平臺可能力不從心,因為其功能和組件往往基于通用需求設計,難以完全滿足特殊、復雜的業務要求。在這種情況下,可能需要結合傳統編碼方式進行補充開發,這就要求開發人員具備一定的傳統編程知識與技能,以應對低代碼平臺的局限性。


同時,不同低代碼平臺有其獨特的開發模式、工具和工作流程,用戶需要投入時間學習,以充分發揮平臺功能,一些平臺的抽象層設計可能會隱藏底層復雜性,在需要對底層進行精細控制時,增加了開發難度。這就需要開發者在選擇平臺時,充分評估自身項目復雜度與平臺靈活性的匹配度,在開發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,提升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。